
上面是NI的其中一張投影片,主要內容始說,使用DAQ的話,傳輸速率與IO點數都比傳統的儀器多。
但是,卻沒有提到DAQ的缺點,以目前來看,DAQ的缺點有以下數點:
- 準確度不夠
- 解析度不夠
- 穩定度不夠
- 學術界比較信任儀器,而比較不信任DAQ

上面是NI的其中一張投影片,主要內容始說,使用DAQ的話,傳輸速率與IO點數都比傳統的儀器多。
但是,卻沒有提到DAQ的缺點,以目前來看,DAQ的缺點有以下數點:
您好
請問這樣DAQ穩定度'準確度等 缺點可以有方法補救嗎
如果穩定度與準確度不好,被品質系統的人知道後儀器不就都被封存了
[QUOTE=Ajay]
您好
請問這樣DAQ穩定度'準確度等 缺點可以有方法補救嗎
如果穩定度與準確度不好,被品質系統的人知道後儀器不就都被封存了
[/QUOTE]
PC-Base的DAQ重點是方便好用吧,準確度等問題本來就是先天的限制
你只要能證明你所需要量測的系統或訊號,DAQ已經夠用就可以了
如果DAQ提供的規格不適用,還說以DAQ量測當然數據就遭到質疑
太克的儀器也有等級價格之分,總不可能一定都是用最貴的量測出來才叫準
用幾萬塊的儀器就不準,只要誤差在容許範圍內就可以接受吧
Yao說的沒錯。
但是我的想法是,對一個懂得labVIEW使用與DAQ使用的人,量到正確的數據不難。
但是對於LabVIEW初學者來說,其所量到的數據並非是正確的,有可能因為程式撰寫的不良而造成長期量測到錯誤的訊號而不自知。如果這樣的數據發表出去,將會影響到學術聲譽。
所以我才說,許多非電機、資工的實驗室,為了求正確性,寧可求助傳統儀器,而捨棄虛擬儀器。
此外,DAQ卡的校正服務一定要再加強,才能提升大家對DAQ卡的信賴。
其實我蠻贊同YAO大大的講法 DAQ只是方便而已 一方面在合理的價錢下可以方便的做到想做的事情而已 數值對不對需要自己本身去判斷 我是這樣認為
但是其實Benjamin大大認為許多非電機、資工的實驗室,為了求正確性,寧可求助傳統儀器,而捨棄虛擬儀器這一點的話我有點不贊同 因為大部分非這類實驗室的人目的不在於開發儀器 而是把儀器當成是工具來使用 而如果以前的人不知道有虛擬儀器這樣的工具時 當然還是使用它所熟析的傳統儀器
另一方面傳統儀器有他的優點就是目的單純 沒有太多需要設定的地方 大部分把訊號源插入就可以馬上使用 這一點我認為是虛擬儀器所比擬不上的 就拿測量頻率來說 假定當一間實驗室需要測量10M HZ左右的頻率變化時 就是想要去找frequency counter 也發現到傳統儀器和虛擬儀器都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 例如: AGILENT 53131A和NI PCI-6601 但是對於非電機的實驗室來說53131A在沒有翻閱說明書的情況下可以馬上量到頻率 相反的6601卻需要翻閱PDF檔案 找到接點設定好程式這樣才可以測量到頻率 這樣一比較起來 虛擬儀器就比不上了 但是53131A一台的價錢卻等於3片6601的價錢 這時候實驗室的領導人就要考慮經費的問題了 所以其實我個人認為這傳統儀器和虛擬儀器並不需要比較 兩者各有所適用的地方 重點在於應該讓她們適用於適當的地點 這才是重點!! 這是小弟的淺見
小弟非常認同各位先進的意見
小弟比較不會表達語文組織能力有問題,請各位多包含
,小弟看到Benjamin的文章後
小弟想到的是穩定度有問題,這讓小弟很害怕
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品保系統最注重的也是穩定度
最重要的是 小弟還是labview幼幼班 什麼都不會 所以才會擔心 這東西怎麼驗證,
它到底寫的有沒有問題 尤其是穩定度問題,當然Benjamin 所說的校正問題好像
也很是個難題....
大家輕鬆點...
首先說聲抱歉,我一開始沒有講清楚發表這一篇文章的來龍去脈...
我是來自於物理所,所發表的文章是因為我看到許多物理所的實驗室,仍然許多經費購買傳統儀器。
我不是說虛擬儀器不好,相反的,虛擬儀器的方便性反而造成不會使用虛擬儀器者的困擾,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系統整合商存在阿...如果大家都很會使用虛擬儀器,那麼系統整合商應該都沒生意了吧...
對物理系的老師而言,價錢高低是其次,重點是他所購買的儀器是否為那個研究圈子中,大家一致公認可信的儀器,這對於物理系老師來說,才是比較重要的考量。
當然,老師也是可以被教育的,當老師漸漸發現DAQ卡的準確度不差,學生寫的LabVIEW程式也能量到正確的數據時,也就會漸漸改採虛擬儀器了阿...
但是我要講的是現況,現在有許多人都還不會使用LabVIEW阿...在360發問的DAQ問題也讓人吃驚:「對DAQ不熟成這樣...真不敢相信他所量的數據是有物理意義的...」。現況就是,NI讓大家覺得LabVIEW、DAQ太好用了、太簡單了,造成許多使用者對虛擬儀器有錯誤的幻想。事實上,LabVIEW與DAQ並不好學,寫LabVIEW真的像NI的工程師所說的:「只要拉拉線,就可以迅速完成正確程式」嗎? 會寫LabVIEW的各位應該持不同意見吧。如果我是老師,我看到學生不會使用LabVIEW與DAQ,我大概會強烈質疑數據的正確性吧。
當然,如果學生不會操作傳統儀器,那麼量測出來的數據也是有問題的。並不會因為使用的是傳統儀器而一定就可以良測出有物理意義的數據。
我要強調的是,儀器本身沒有錯,虛擬儀器與傳統儀器都可以量出有物理意義的數據,差別只是看使用者會不會使用而已。
原本post這一篇文章的用意很單純,是希望以自己的觀感告訴大家虛擬儀器跟傳統儀器的差別。我想大家的發言的都很正確,只是大家都有不同的學習背景,所以才會有不同的意見。